【愛能專欄】孩子學習需要更多幫助時,該怎麼辦?一起認識資源班與特教班

班級種類差異

文 / 陽萱 職能治療師

在孩子成長的旅途中,每位父母都希望能為他們鋪一條最適合的學習道路。
當孩子的發展步調與同齡人稍有不同,進入小學後面對的挑戰也可能更加明顯。

這時,許多家長會開始思考:「我們的孩子,可以有哪些選擇呢?」

🔷 每個孩子都有適合的位置:了解資源班與特教班

在經過鑑定與安置後,孩子會依照實際需求,被安排進入普通班、同時有資源班的支持,或是進入集中式特教班。每一種安排都是為了讓孩子能在最合適的環境中學習與成長。

以下就讓愛能為您整理兩者的差異,幫助您更安心地了解並做出適合孩子的選擇。

🧐 資源班與特教班,有什麼不同?

🌟 普通班融合資源班

📍 哪些孩子適合接受資源班支持?

資源班主要協助在學習上需要額外支持,但仍能在普通班就讀的孩子,常見的情況包括:

  1. 學習進度較同齡孩子慢,需較多練習或引導
  2. 注意力較不集中,容易分心
  3. 語言表達或理解能力較弱
  4. 情緒調節或社交互動有挑戰,但可在普通班中適應學習生活

📍資源班的教學方式:

為了回應孩子的不同需求,資源班提供以下彈性且個別化的教學安排:

  1. 與原班老師討論如何調整學生在原班的學習環境、作業或考試等,也能提供原班老師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
  2. 課程安排具彈性,採小團體或一對一教學,可能採用抽離〔註1〕或外加〔註2〕課程的形式,針對學生在國語、數學、學習策略以及社交技巧等方面的弱點加以引導與加強
  3. 針對學生的身心特質與學習需求擬定長短期的個別化教育計畫(IEP),給予客製化的教學與評量,並隨時調整教學步調
  4. 由學校依照學生需求,向教育局申請職能、物理、語言及心理專業團隊入校諮詢

 

🌟 特教班〔註3〕

📍 特教班適合哪些孩子?

特教班主要服務在學習與生活上需要密集支持的學生,通常包含以下情況:

  1. 無法有效學習普通班課程內容
  2. 在語言、認知、社交、情緒或行為等方面有較顯著的發展困難
  3. 需要較多結構化與個別化的教學安排,並有生活自理與功能性技能的訓練需求
  4. 經過鑑定安置,符合中度以上特殊教育需求的學生

📍 特教班的教學方式:

特教班強調依學生個別能力設計教學內容,並提供日常生活與社會適應的高程度支持:

  1. 課程設計以功能性學習為主軸,例如:生活自理、情緒調節、社交互動與基本學科能力
  2. 採用小班制,師生比低(2:10),使教師能更細緻地觀察與引導每位學生
  3. 教學內容與進度高度彈性,根據孩子的實際能力調整
  4. 由學校依照學生需求,向教育局申請職能、物理、語言及心理專業團隊入校諮詢

 

🧑‍🏫總結來說

資源班適合大多能在普通班學習、但在某些能力上需要額外協助的孩子。孩子會大部分時間留在普通班,僅在需要補強的領域(如國語、數學、注意力、社交技巧等)由老師抽離至資源班進行個別化或小團體的教學,課程安排也較具彈性,幫助孩子在壓力較低但持更適切的環境中穩定學習。

相較之下,特教班則適合在發展上有顯著挑戰,且難以適應普通班教學的學生。特教班著重於功能性學習,且採小班制,孩子在這樣的環境中可以獲得更密集的支持,並搭配跨專業團隊的協助,逐步建立生活與學習的能力。

🔷 不是貼標籤,而是提供更適合孩子的學習環境

安置的目的不是分類孩子,而是希望孩子能在最適合的環境中被看見、被理解以及被支持。

每個孩子的成長節奏不同,選擇合適的教學安排,是陪伴孩子穩定前行的重要一步。

🔷 安置是有機會可以調整的

有很多家長擔心:孩子是不是就一直需要這樣的支持?學校會定期召開個別化教育計畫(IEP)會議,評估目前的支持是否仍合適,有些孩子隨著能力提升,而可能在升到下一個年級時調整安置:

  • 若孩子逐漸具備獨立學習的能力,可以逐步減少資源班服務的時數,甚至回到完全的普通班學習。
  • 當就讀特教班的孩子能力提升時,可以安排與普通班融合教育課程,或轉入普通班融合資源班的服務模式,讓學習環境更接近同齡孩子。

🔷 鼓勵您:積極參與每一次的會議討論

除了專業團隊人員定期前往學校提供諮詢服務,學校會定期召開個別化教育計畫會議(IEP),由導師、個管老師、專業人員以及家長共同參與討論,針對孩子的學習表現、社交情況與支持需求進行評估與調整。
在這個過程中,家長的角色非常重要。透過會議,您除了可以了解孩子在學校的學習狀況,更可以提供您的日常觀察與對孩子的理解,協助學校與專業團隊掌握孩子真實狀況的關鍵,擬定更適合的教育計畫。
透過這樣的合作機制,教學方向才能更貼近孩子的實際需求;家長也能與老師和專業團隊人員討論,孩子在家時可以如何同步練習或調整學習的環境,同心協力幫助孩子往IEP目標前進,也讓家長在陪伴孩子的過程中感到更有信心與支持。

❣️每個孩子的步調不同,資源班與特教班的設立,正是為了讓每位孩子都可在最適合的環境中安心學習、穩定成長。希望這篇文章能幫助家長更理解和安心地陪伴孩子走在自己的路上。

🔶 引註與參考文獻

  • 註〔1〕抽離:是指學生部分課程時間會離開原班到資源班上課。
  • 註〔2〕外加:是指在其他課餘時間,如早自習或午休時間,由資源班老師提供外加課程教學。
  • 註〔3〕全台各教育階段特教班設置:https://www.set.edu.tw/static/clslist.asp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